【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简报】西南交通大学“三聚焦三助力”服务四川战略腹地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根西南,深耕轨道交通领域,主动对接“教育、科技、人才和交通”强国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聚力科技攻关,为四川省建设战略腹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助力四川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地
(一)一体化加强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全国32 家高校建设单位之一,面向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培养轨道交通领域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推动四川高等工程教育发展。
(二)系统化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结合四川“15+N” 重点产业链需求,新增了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 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加速构建以大交通学科为塔尖的“一域五纵五横”塔网式学科生态体系。依托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西南交大-中车时代微电子学院,布局“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将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能力。
(三)机制化引导学生留川兴业。学校每年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7500 人、研究生6200 人,规模居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十。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每年超过30%的本科生、45%的研究生将四川作为就业创业“首选地”;就业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为四川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聚焦科技强国建设,助力四川打造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一)聚力前沿科技攻坚突破。依托建设的轨道运载等3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70 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在世界领先的350km 级高速铁路关键理论与技术、3万吨级重载铁路和时速600km+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翟婉明院士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学校入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川藏铁路、世界首条400km/h 成渝中线等辐射战略腹地全域、连接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强化基础研究领域布局。牵头建设“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准环对称仿星器”等大科学装置,协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为四川培育孵化重大基础前瞻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平台,为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三)打造区域发展战略引擎。纵深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托西南唯一的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在金牛区、郫都区、东部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建设“一园五区”空间格局的新形态科创园,聚焦下一代智能高铁、超高速磁浮、新型城轨、新能源等新赛道,助力地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带动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的战略引擎。
三、聚焦人才强国建设,助力四川培育高水平“人才川军”
(一)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出台《新时代人才强校建设实施纲要》,全面重塑“人才岗位”和“人才培育”双金字塔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师资“ 引、育、用、留”工作新格局。翟婉明院士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何川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吸引汇聚全球交通领域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师资对科技攻关体系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主动汇聚四川工程界智慧和力量。何川院士牵头发起四川省工程师学会,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以及推动工程领域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